一、義式咖啡豆的特點
義式咖啡豆具有以下特點:
口感醇厚:義式咖啡的口感之所以醇厚,是因為經過高壓萃取後,咖啡中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得到了充分溶解,釋放出濃郁的口感。例如,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是通過義式咖啡機,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使熱水穿過精細研磨的咖啡粉萃取出的咖啡液,這種方式能讓咖啡中的物質充分溶解,形成強烈厚重的口感。
香氣濃郁:義式咖啡機能夠產生高達9個大氣壓的高壓蒸汽,使咖啡粉中的芳香物質充分萃取出來。一杯好的義式咖啡表面會漂浮一層厚厚的紅棕色油脂,伴有美妙的芬芳香味,其口感豐富,能夠讓人回味無窮。
咖啡因濃度低:相較於其他咖啡,義式咖啡的咖啡因濃度相對較低,但它具有強烈且持續的口感,豐富的油脂以及多樣的變化。
適合拼配:義式咖啡豆分兩種,一種是拼配豆,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品種的咖啡豆混合而成;另一種是單品豆。但由於義式咖啡採用高壓萃取,單一品種咖啡豆做義式咖啡容易產生極濃烈的酸味、苦味,影響口感,所以通常使用拼配豆,由專業烘焙師將不同品種的咖啡豆混合後進行烘焙,以達到某種和諧的口感。不過,單品豆也可用於製作義式咖啡,只是需要根據其特性進行調整。
二、義式咖啡豆烘焙程度
義式
咖啡豆的烘焙程度一般為深烘焙或中深烘焙。
深烘焙(Italian Roast):
風味特點:具有強烈的焦糖味、濃厚強烈的口感。經過深烘焙後,咖啡豆的顏色漆黑透亮,油脂已經滲出豆表。這種烘焙程度的咖啡豆能減少酸質,適合用於製作義式濃縮咖啡及其衍生的咖啡飲品,如拿鐵、卡布奇諾等。因為在這些飲品中,深烘焙的咖啡豆所帶來的濃郁、醇厚的口感和豐富的油脂可以與牛奶等配料更好地融合,創造出豐富的口感層次。例如,當用深烘焙的義式咖啡豆製作拿鐵時,咖啡的濃烈味道能夠穿透牛奶的柔和,兩者相得益彰,使拿鐵既有牛奶的香甜又有咖啡的醇厚香氣。
烘焙過程:出爐時間大約在二爆結束時(密集聲響過後)。在深烘焙過程中,咖啡豆內部發生了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導致其顏色、風味和香氣發生顯著變化。隨著烘焙程度的加深,咖啡豆中的糖分被焦化,產生焦糖的香氣和味道,同時咖啡豆的酸度逐漸降低,苦味增加,油脂也更多地滲出到豆表。
中深烘焙:
風味特點:相對於深烘焙來說,中深烘焙的義式咖啡豆保留了一定的酸度,但酸度相對較弱,同時又具有比淺烘焙更濃郁的口感和較多的油脂。這種烘焙程度的咖啡豆製作出的義式咖啡在口感上更加平衡,既有咖啡本身的風味特色,又不失義式咖啡所需要的濃郁口感。例如,一些中深烘焙的單品義式咖啡豆可以展現出咖啡豆產地的獨特風味,如某些非洲產地的咖啡豆可能帶有水果、花香等風味,經過中深烘焙後,這些風味在咖啡中仍然可以被察覺到,同時又能滿足製作義式咖啡對於口感濃郁度的要求。
烘焙過程:中深烘焙的下豆時間介於中度烘焙和深烘焙之間。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的顏色逐漸變深,表面開始出現油脂,內部的化學物質也在發生變化,酸度逐漸降低,苦味和香氣逐漸增強,但變化程度不像深烘焙那麼劇烈。
三、義式咖啡豆的沖泡方法
義式咖啡豆常見的沖泡方法有以下幾種:
義式咖啡機沖泡:
半自動咖啡機:
準備工作:首先需要將咖啡豆研磨成非常細的咖啡粉,這是因為義式咖啡機的高壓萃取方式要求咖啡粉有較大的表面積以便充分萃取。然後將適量的咖啡粉填入咖啡機的濾籃中,用壓粉器將咖啡粉壓實,確保咖啡粉在濾籃中均勻分佈且緊實。接著,將咖啡機預熱,使水溫達到合適的溫度(一般為92攝氏度左右)。
萃取過程:啟動咖啡機,熱水在9bar左右的高壓下穿過咖啡粉,萃取時間通常為25 - 30秒。在這個過程中,咖啡中的油脂和風味物質被快速萃取出來,形成義式濃縮咖啡。如果想要製作拿鐵、卡布奇諾等義式咖啡飲品,可以在萃取出的義式濃縮咖啡中加入適量的牛奶和奶泡。
全自動咖啡機:操作相對簡單,只需將義式咖啡豆放入咖啡機的豆倉,設置好所需的咖啡量和濃度等參數,咖啡機就會自動完成研磨、萃取等過程。全自動咖啡機能夠精確控制水溫、壓力和萃取時間等參數,確保每次製作出的咖啡品質較為穩定。
摩卡壺沖泡:
準備工作:將義式咖啡豆研磨成細粉,粗細程度介於義式咖啡機和手沖咖啡之間。然後在摩卡壺的下壺中加入適量的水,一般不要超過安全水位線。把研磨好的咖啡粉放入摩卡壺中間的濾籃中,輕輕鋪平,不要壓實。
沖泡過程:將摩卡壺的上下部分組裝好,放在爐灶上小火加熱。隨著水溫的升高,水會產生蒸汽壓力,將熱水通過咖啡粉層,萃取出咖啡液,咖啡液會上升到摩卡壺的上壺。當聽到摩卡壺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並且看到上壺有足夠的咖啡液時,就可以將摩卡壺從爐灶上取下,得到類似義式濃縮咖啡的咖啡液。
傳統器具沖泡(如手工沖泡和虹吸壺):
手工沖泡:
準備工作:將義式咖啡豆研磨成中等細度的咖啡粉。準備好濾紙、濾杯、手沖壺等工具。將濾紙放入濾杯並濕潤,倒掉濾紙上的水。
沖泡過程:將適量的咖啡粉放入濾杯,輕輕晃動濾杯使咖啡粉均勻分佈。先用少量的熱水(約92攝氏度)進行燜蒸,讓咖啡粉充分吸水膨脹,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個過程大約持續30秒。然後緩慢地用手沖壺以螺旋的方式將熱水注入咖啡粉中,注水的速度要適中,避免水流過快或過慢影響萃取效果。總萃取時間根據咖啡粉的量和個人口味可以在2 - 3分鐘左右,最後得到的咖啡液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直接飲用或者製作成其他義式咖啡飲品。
虹吸壺沖泡:
準備工作:將義式咖啡豆研磨成中等細度的咖啡粉。在虹吸壺的下壺中加入適量的水,點燃酒精燈或使用其他加熱設備對下壺進行加熱。將研磨好的咖啡粉放入虹吸壺的上壺。
沖泡過程:當看到下壺的水被加熱沸騰,產生的蒸汽壓力將熱水推到上壺時,將火源稍微調小,使水在上壺和下壺之間形成穩定的迴圈。然後用攪拌棒輕輕攪拌上壺中的咖啡粉,使咖啡粉與熱水充分接觸,萃取咖啡液。萃取時間大約為1 - 2分鐘。萃取完成後,將虹吸壺從火源上移開,下壺的冷水使上壺的咖啡液迅速回流到下壺,得到咖啡液。
四、義式咖啡豆與其他咖啡豆的區別
與手沖咖啡豆的區別:
製作方式與設備:
義式咖啡豆主要用於義式咖啡機制作義式濃縮咖啡,義式咖啡機通過高壓(約9bar)使熱水快速穿過精細研磨的咖啡粉,萃取時間短(約25 - 30秒)。而手沖咖啡豆是通過手沖壺等簡單器具進行沖泡,依靠重力讓熱水緩慢滲透咖啡粉層,萃取時間相對較長,一般在2 - 3分鐘左右。
義式咖啡機對咖啡豆的研磨要求非常細,咖啡粉細如綢緞,這樣才能在高壓下充分萃取。手沖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則為中等細度,太細容易導致過度萃取,太粗則會萃取不足。
口感與風味:
義式咖啡豆製作出的義式濃縮咖啡口感強烈厚重,具有豐富的油脂,咖啡因濃度低。由於經過深烘焙或中深烘焙,其酸度較低,更強調醇厚的口感和濃郁的香氣。而手沖咖啡豆可以有多種烘焙程度,淺烘焙的手沖咖啡豆能保留較多的酸度,呈現出明亮的果味、花香等風味;中深烘焙的手沖咖啡豆口感和風味則相對更加平衡。手沖咖啡的口感相對輕盈,油脂較少。
義式咖啡豆多為拼配豆,通過不同咖啡豆的混合達到和諧的口感。手沖咖啡豆可以是單品豆,更注重展現單一產地、單一品種咖啡豆的獨特風味。
與美式咖啡豆的區別:
製作方式與設備:
義式咖啡豆是製作義式濃縮咖啡的基礎,需要義式咖啡機這種專門的設備進行高壓萃取。而美式咖啡通常是由義式濃縮咖啡兌水稀釋而成(也有通過滴濾等方式製作的美式咖啡,但與義式濃縮咖啡稀釋而成的美式咖啡風味不同),或者使用美式咖啡機制作,美式咖啡機的萃取壓力較低,製作過程相對簡單。
義式咖啡豆的研磨極細,而美式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介於義式咖啡豆和手沖咖啡豆之間,比義式咖啡豆粗一些。
口感與風味:
義式咖啡豆製作的義式濃縮咖啡口感強烈、濃郁,有豐富的油脂層。美式咖啡雖然源自義式濃縮咖啡,但由於兌了大量的水,風味較一般義式濃縮咖啡柔和,酸度和苦味都相對較低,口感相對清淡,但仍然保留了咖啡的香氣。例如,前街咖啡製作熱美式的配比是40克義式濃縮咖啡兌上180毫升的熱水,得到一杯220毫升的美式咖啡,濃縮咖啡與水的比例為1:4.5,這種比例的調整使得美式咖啡的口感與義式濃縮咖啡有很大差異。